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烂柯棋缘 第118节 (第2/2页)
间挤了几步就能看清杏榜了。 果然,杏榜最高处那醒目的大字就写着:会元,稽州尹兆先。 确认成绩的那一刻,尹兆先都有微微的晕眩感。 …… 晋王府中,晋王赵延正和自己的老师在暖炉前茶聊,谈论的也是会试的事情。 “李师,您不去凑凑贡院的热闹吗?” “有什么好凑的,这次我也没什么学生参考,倒是王爷你没去挺令老朽意外的。” 从小教到大的,李目书再了解自己这个学生不过,这晋王其实是个挺爱凑热闹的人,但这么问并不是疑惑,而是有调侃的意思。 “不去了不去了,上次祥瑞的事情令大哥现在处处看我不顺眼,反正现在和朝野有关的大场面,如非必要我都不去了。” 李目书抓起茶盏喝了口茶后笑道。 “这对王爷来说未必是好事,可对吴王殿下来说就肯定是坏事了……” 什么人容易做出格的事,自然是气急败坏的人。 如今吴王的状态就比较类似,本身在一众皇子中年纪最大羽翼最丰,从立嫡立长来看怎么也是储君之选。 但近些年来朝野气氛微妙,吴王就越来越感觉不自在了,尤其几次有大臣提出立太子,皇帝都没给好脸色,这时候出来个晋王府天降祥瑞就很扎眼了。 得亏了当时有皇帝在场,还可以说是圣上降临引得祥瑞现,可便是如此,晋王这三弟也成了吴王眼中钉,找茬那是难免的,不过这些事情朝野中和朝野之上的眼睛也都是能看到的。 可话说回来,吴王就不清楚这点吗,便是他不清楚就没有清楚的人提点吗,想必不是的,但清楚是一回事,气不气得过又是另一回事了。 就在这时,有下人急匆匆的从外头跑到这处王府偏厅。 “王爷,李少师,杏榜出来了,会元是稽州尹兆先!” 即便对尹兆先寄予厚望,可真听到这消息,还是让师徒两面面相觑,李目书放下茶盏感慨。 “尹兆先果非池中之物也!” 晋王也是自得的笑了起来。 “不知是从哪传出来的,说这尹兆先身具浩然正气,乃是当世不可多得的贤臣之才,但不可否认,其人才学确实出众,这可已经是连中两元了!” 李目书听晋王这话,转头望向自己这个学生,眼神极为认真。 “若中途不夭,再加上王爷相助,十几二十年后,朝野权臣定有此子一席之地,而此番,说不准就会出现我大贞开国以来第二个三元及第。” 李师的评价让晋王赵延收敛笑容,这可比上次的评价分量又重了不少。 晋王本来想说一句,书生文章写得再好,未必治国就行,可一想到《群鸟论》和《谓知义》这话也就没说出口,而是换成了另一句话。 “三元及第?李师认为这尹兆先可以?” “呵呵呵……会试就已经是统考了,等于尹解元,不,是尹会元已经胜了一局,有些人在知晓会试大致方向的情况下尚且不能胜他,殿试有圣上亲自介入,呵呵……” 李目书一声笑让晋王思考片刻,又接着说下去。 “况且,当今圣上心思太重,若有选择,让一个真正的寒门子弟当这个状元也符合圣意,尹兆先不论才情还是背景,都是上上之选。” 这就是李目书,即便仅仅是一个少师官职,却令晋王从小敬重,有时候他真的很庆幸自己小时候的老师就是李目书。 此刻晋王闻言微微点头,即便将来有有心人真的查到尹兆先来王府参过宴,但毕竟在会试之前,只要之后自己避嫌少和尹兆先接触就好,尹兆先本身的背景还是做不得假的。 杏榜已经揭晓,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剩下五天时间内怀揣着各自的心情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殿试。 大贞殿试几经变化,从三月初一变到三月十五,最后到了如今固定为三月初五,考试题目有朝中各部列出众多表单,由当今圣上亲自选题,理论上还要亲自主持考试。 考试的地点也不再是贡院,而是皇宫大殿之中,所以名为殿试。 对于寒门考生来说,重大的心理压力也是其中一关。 巍峨的皇宫,森严的守备,一道道关卡进去,经历官文检查和多次搜身等步骤之后,才到达考试的最终宫殿。 这次和前头的单间隔开都不同,殿试只考一天,宽敞的宫殿里摆上桌案,考生间近一些的甚至能看到对方脖子上脸颊上的汗。 周围都是监察,有时候当今圣上也会来巡视一番,以显主考威仪。 一天下来,所有考生在巨大压力下使劲浑身才学,比拼的不但是才略和记忆力,也比一手书法。 当恐怖的殿试终于结束,所有考生全都入住由朝廷安排的驿馆客栈等处,等候殿试结果揭晓,而各部臣子则处于紧张的阅卷之中。 参考人数虽然比之前少了一大截,但质量高的那批都在,更是需要费心费力,况且上头还有皇上盯着。 十几天后,皇宫的御书房中,元德帝正在翻阅一本书,正是尹兆先的《群鸟论·凤鸣梧桐》。 “好一个,天下群鸟皆朝凤,千岛之鹳不可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