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93节 (第2/2页)
怕错过了这个机会,再想面圣就不容易了,只好硬着头皮道:“老臣、老臣是来告御状的。” 皇上的笑容凝在了脸上。 大过年的,告御状? 很好! 第114章 来都来了 御书房里,有一瞬的静默。 皇上靠着龙椅,上下打量着顺平伯。 他应该有好些年没有见过这位了。 京城与临安距离远,顺平伯又上了年纪,他愿意来御前磕头,皇上都怕他路远折腾。 印象里,前两年霍太妃大寿,进京贺喜的还是顺平伯的儿子小伯爷。 罢了,人老了,总有糊涂的时候。 皇上决定给顺平伯一个机会,他伸手按了按耳朵,道:“季卿,你刚才说什么?朕没有听清楚。” “老臣……”顺平伯才说了两个字,就被吴公公往手里塞了一盏热茶,他赶紧道了声谢。 “伯爷客气,”吴公公笑眯眯地,道,“伯爷先润润嗓子,慢慢说。” 担心顺平伯还拎不清,吴公公干脆又补了一句:“要想明白了再说。” 这大过年的,告哪门子御状啊,分明是来触皇上霉头的。 没听见皇上刚才都从“伯爷”改叫“季卿”了吗? 再胡言乱语,等下就要直呼其名了。 不过也不一定,皇上可能压根不记得顺平伯叫什么名字。 但这并不影响皇上生气。 作为大总管,吴公公最是知道,皇上这些日子心情阴多过晴,时有狂风,偶尔暴雪,不太好伺候。 究其原因,就是那天叫四公子给气的。 除夕那晚上宫中设宴,皇上气过了,主动和四公子说话,四公子压根不领情,应对起来恭敬有余,亲近一丝没有。 初一,皇上去给霍太妃拜年,在常宁宫又见着四公子了。 话不投机,隔夜仇生生弄成了隔年仇。 因此,这几天工夫,御书房里的众人也都小心翼翼。 可不能让顺平伯坏了皇上的心情。 顺平伯端着茶,他听出了吴公公的意思,心里有些打退堂鼓。 他抬眼迅速看了眼皇上。 皇上的面上透了几分不耐烦。 顺平伯咬了咬牙,他今天若是退了,等下回再递牌子,恐怕就不会被召见了。 而且,霍怀定听闻他进宫,也会做一番准备,先来皇上跟前颠倒黑白,那就不妙了。 更有可能,霍怀定能让他的牌子到不了皇上眼前。 人家是常年在御书房走动的,又有个太妃姑母,而顺平伯自己,除了名号还好听,一张老脸在皇上跟前混得还不如一张生脸。 “皇上,老臣此次进京,是为了……” 吴公公重重咳嗽两声。 这人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 他都已经这么提醒了,几次打断顺平伯开口,皇上都没有说什么,不就是皇上压根不想听,让他来做这事儿的意思吗? 哪怕是朝堂上的愣头青,到现在都反应过来了。 偏顺平伯,一定得坚持着“来都来了”,一遍又一遍要提。 吴公公脸上堆着笑,做最后一次提醒。 要是这再没有效果,他也没辙了。 让顺平伯去触霉头吧。 “从临安府过来,伯爷如今的年纪,一路上走了不少时日吧?”吴公公道,“当时都察院的霍都御史正巡按江南,您遇着了什么事情,怎么也不跟他商量商量? 也免得您大老远来一趟,大年小年都没在府上过,怪孤单的。 不过啊,京城市井年味重,您既然来了,这几天不妨也四周走走看看。 这样,一会儿给您指两个机灵的,给您带路,您意下如何啊?” 顺平伯放下茶盏,深吸了一口气:“老臣要告的就是那霍怀定。” 吴公公垂着手绕回了皇上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