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导演_第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节 (第3/3页)

鬼魂之类的。如此用法,亦让人耳目一新。
  众人抱着鼓励的心态来给纪导演捧场,至少拍出来不糊,打光好看,就完全可以给纪导演鼓掌了嘛!人家会用机器啦,已经达到导演平均水准啦!
  谁能想到,会看到这样一部作品……
  连参与拍摄的人,都看得入迷,难以想象自己参与的短片怎么能呈现出这般效果。那种节奏感和高级感,把所有人观看者都给整懵了。
  他们多数不懂得镜头语言、剪辑手法,但明显,这广告片用上了大家只能在西洋影片里看到的特技,甚至是西洋投资甚大的巨片也看不到的手法,又极具美感,感官受到了巨大刺激!
  加上纪霜雨也考虑了现在这个时代观众的文化心理、语言习惯,呈现结果,自然更好。
  这和现代相比,现在的影片节奏堪称拖沓,就这个银幕广告,别说对比同类广告,就是和影戏正片比,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好半晌,六两才合上从放映起就张大的嘴,呜呜道:“我要做影戏导演了——!”
  我师父这么厉害,等于以后我也会拍影戏,也会很厉害!!
  金雀也说道:“看得我又想练字了……”
  “别说你了,”一位乐师摸了摸脸,“我不会识字都想买笔了。”
  于见青更是夸张地站起来,满脸难以置信地道:“这居然是银幕广告?这居然是大家不用额外花钱就能看到的东西??”
  书妄言也缓缓回神了,一下扑过去抱住纪霜雨的腿:“这戏不是你来执导我不授权啦!”
  作者有话要说:
  纪霜雨:也不是不用花钱啦,看完广告可以买产品……
  周斯音:本头很满意!
  第三十七章
  金雀因为票实在卖太好, 还得留在沪上演几个月。
  春雷剧社剩下的学生倒是趁这段时间,把戏都教给了沪上的同学,可以随纪霜雨一起回京了。这两部戏, 都以不同的形式在沪上连演了半年多,将票房记录给刷新。
  而维克多先生, 也乘上了回国的船, 互留了通讯地址,商定日后寄书给他们。
  一场离别无可避免, 大家在沪上观众的欢送中离开, 观众尤其舍不得纪霜雨。
  此时却是还无人知道, 纪霜雨并非就这么离开,他还留下一样新作——寒星钢笔的广告短片。
  在纪霜雨坐上从沪上到京城的火车时,广告的拷贝也正从昆仑书局沪上分局影戏部送到各个影院。
  若是寻常影片, 必要先送影戏检查会审查,取得准演执照,而后, 先分到放华夏影片的头轮影院——现在也不是每家头轮影院都会放本土影片的,有相当一部分头轮影院, 只会放外国影片, 除非是制作精良的国产大片。
  然后呢,在头轮影院放完, 再轮到二轮影院,三轮影院, 花上数个月, 才与沪上所有影戏观众见面。
  但是,这是个广告呀。
  加上昆仑书局的影戏部虽然是刚成立,但是单位作为华夏三大出版机构之一, 影院、制片方做广告也多要与报界合作,关系十分融洽。
  也因为是短短的广告,纵然胶片贵,也可多拷贝几份。
  因此,短短三天,这支广告就被商定好,在沪上座位较多的十数家影院播放。
  这些影院都暗想,昆仑书局还真是算舍得了。一般最肯花广告费的,是医药产品,最多的,沪上一地便高达十万推广费。
  但昆仑书局推的是钢笔,没有那么大市场的,识字的人才多少,会用钢笔的又才多少。如此拷贝多份,多处投放银幕广告,同类对比,确实是很舍得了!
  去往京城的火车仍在夜色中飞驰。
  华灯初上的沪上,人们已踏入各色娱乐场所。
  华盛影业公司的导演王和笙站在影戏院门外,仰头望着一张张海报。华盛算是沪上的大制片公司了,从眼前这家影戏院也是他们名下的,就知道了,非大公司没有这样的能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