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美梦成真 (第1/2页)
席间,谈到永恒的话题,老教授拿下帽子,指着自己的秃顶,“如果有永恒,那么请问,我的头发去哪了?” 一桌子人哈哈大笑。 说笑归说笑,老教授还是很认真地请教了林启一个问题,“我教了一辈子哲学,帮人解决心理问题无数,自己却有个心理问题,久攻不破。” “都说医不自治嘛,我一样也有自己的困惑。”林启笑笑。 “我仅有的一个女儿,我们举全家之力供她去国外留学,回来后却放弃了我给她找的高薪工作,跑到边远山区支教去了,我这心里……”老教授不禁擦起眼角来,“见笑了,我这人就是这样,性情中人……” 林启安慰了几句,又说:“其实你刚才提到的矛盾论,套用到医学上来一样成立,身体是实,心理是虚,虚实对应,相互影响,又缺一不可。” “你的意思,我这心理问题,有它的身体基础?”老教授一听就懂,“那该怎么治?” 林启右手按在他后背,暗中运功,行了一套风云入海,等他收掌时,老教授长舒一口气,语气平静,“舒服多了,心里没那么堵了。” 林启又给他写了个药方,让他自己熬药服用。 老教授谢过,收起方子,问林启:“我这人比较好奇,你医术如此高超,会有什么样的困惑呢?” “我就是最近经常做梦,而且还是反复同一个场景。”林启接着又大致描绘了梦中所见。 “按照我们的理解,梦是现实的映像,要么是内心某种意念的折射,要么是曾经的某段记忆。按你刚才所说,后者可能性更大。” 林启回想了一下,“可是从有印象起,我没去过那个地方啊?” “对,你说的是从有印象起,那有印象之前呢?”果然教哲学的老教授见解非凡。 这一句,林启懵了,他自幼跟随师父学医修道,却从没认真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跟随师父之前是什么样子? 由此引发,林启心中一下子冒出无数问号,跟随师父以前我在哪里?为什么跟随了师父?那个地方是哪里?我的家人是谁?他们经历了什么?…… 此后,这些问题时常盘旋在他头顶。 终于,他有个想法,决定去梦中的地方看看。 于是他跟雨涵说了此事,雨涵也觉得好奇,“世上还有这样的事?莫非这是你还没记事时的记忆?问题你这记忆是怎么激发出来的呢?我怎么没有?……” “那些以后再研究,先找到那个地方再说。” 雨涵一下子也说不上来林启说的那个地方在哪里,“不过我想到一个办法,咱们把那个地方画个草图,然后再问我的导游朋友,如果他们不知道,那就让他们再问别的导游。” “没错!是个办法!” 林启当即画了图,雨涵立即联系朋友,过了半个多小时,那边答复了,说这是一个外省的景点,叫做龙门峽,因地形酷似一条大鲤鱼从水中飞跃而起,像是在跃龙门,因此得名,那山脊就是鲤鱼的背部。 林启大喜过望,和雨涵商量实地考察之事,雨涵欣然答应,并且要一同前往。 两人坐车,转车,一路奔波,来到龙门峽,这里果然地势险要,山脊高耸,两侧脚下江水涛涛,雾气蒙蒙。 虽然两侧已经装有栏杆,但游客们走在山脊之上,还是小心翼翼,生怕失足滑落下去。 林启领着雨涵,按照梦中的路径,走过山脊,又走了一段路,然后上了山间小路,一路前行,果真来到一片平地前,两棵参天大树,只是瓦房已经倒塌了。 两人围着转了一圈,除了长满杂草,没有什么别的发现。 瓦房虽然已经倒塌,但方向位置依稀可辨,于是林启径直来到梦中爷爷藏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