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_第3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8节 (第1/2页)

他们倒也不敢明着说,只是私下聚会的时候念叨一下,顺便回味当年世家时代的风光。
  虞锵是不爱参与这些无聊的说嘴会的。他是虞氏一族分家嫡支,地位比这些小世家不知高了多少,若不是宗族灭门,家道中落,他与眼前这几个酸腐根本不会有半分交集。
  他们都是来参加此次选任举试的,借住同一家寺庙,考完之后便留在原地等消息,免得还要来回奔波。
  这几人都是云浮学宫的学生,言语间对如今正当红的墨宗颇有微词,聚在一起就会骂骂墨宗矩子妖言惑众,天家识人不清,对天下第一学府不理不睬。
  雍朝立朝的时候,云浮学宫的山长也曾发信示好,表示愿意举全学宫之才为天下苍生尽一分心力。无奈“没文化”的前大都护就回了三个字——“用不着”,着实给了山长一个没脸。
  云浮山学宫一怒之下,要求学宫弟子不得出世,不得给予新朝一丁点的助力。
  无奈新朝本就要废世家,学宫最给力的几家都被打得七七八八,余下不过一些小虾米,无论如何都翻不起风浪,更别说失去了世家的名头和特权,他们不能再躺着风花雪月,着实让这群满口“伦常纲德”的酸腐失了生活支柱。
  渐渐的,也有云浮学子“出山”应考了。不过他们最擅长的那些新朝都不需要,只能苦哈哈地从头学起,十分吃力。
  今日便是放榜日,众人聚在一起等消息,闲着便又议论起皇帝迁都的事。
  “说是几天后要迁去定安城,呵,这可真是雍西关出来的军户,倒是惦记着自家那上不得台面的地盘!”
  其中一人说的尖酸。他出考场便知此次考录无望,留下来也不过是想再稳固一下人脉关系。万一这之中有人真的成了新朝的官吏,将来也好给自己建立一条用得着的通路。
  “话也不能这样说,定安城如今据说建造的不错,与鼎丰城的繁华不相上下。”
  这次说话的是东海郡来的酸腐,摇头晃脑的讲了一好一阵子,中心思想便是定安城城没啥毛病,但风水不利国度,过度前移,容易遭受草原冲击。
  “天家是新贵,偏信旁门左道也难免,建国定都还是有大讲究的,可不能随便。”
  话里话外,不外乎就是暗示天家求问他这个“传承之人”指点。
  虞锵站起身,他有点听不下去这些人说话,不如回房去看一看新购置的《简单力学》。
  墨宗并非像几人说的那样欺世盗名,是有真学问的宗派,知识涵盖之广,怕那些只讲义理的酸腐们想破了脑子都想不到。
  身为经历过战争和灭宗族的人,虞锵比任何人都清楚空谈理论的害处。若当年他的家族也有懂水泥,懂力学的人,他们的坞堡就不会那样快被攻破,说不定能等到转机……
  “嗐,散了吧散了吧,那军户是不敢用咱们这些才学之人的。”
  其中一个老学究摇头叹气道。
  “咱们都出身世家,他家那个老三不就是被学宫撅了面子气死了?他现在可算是抓到由头了……”
  几人听他这样说,也都跟着叹气骂人,但到底心中还是存着一丝侥幸。
  新朝缺人,他们又比那些泥腿子有才学,缘何不用呢?
  结果等了半日,一个个都榜上无名,自然又是一通指天指地,恨军头不长眼。
  倒是没人再去问虞锵。
  他们这些小世家都黜落了,更别说他一个一等世家的“余孽”,这辈子都不可能翻身!
  众人自觉摸清了天家的心思,忙不迭与虞锵划清界限,生怕与他走的过近,以后影响了仕途。
  殊不知,虞锵本人此刻,正对着一张大红色的“喜报”发呆。
  他反反复复看了这张纸也不知多少遍,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竟然……真的中了?
  第317章 终章
  考录上的“新才”, 在确定出身来历清白之后,便要统一送到九凌城进行“岗前培训”,按照其报考的门类和擅长的领域, 安排去基层从头坐起。
  新朝伊始,天下的秩序还都没有确立, 基层需要大量的人力, 这些考录中的“新才”可是抢手货。
  虞锵跟着同期,坐蒸汽船沿着乌知河一路西进, 最终停泊在一个大型港口。
  船手告诉他们, 这里便是九凌城, 是造出纸石墨笔水泥火炕针药陌刀火炮蒸汽船的地方,年轻的船手说起这些,略带青涩的脸上都在放光。
  “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比九凌城好, 在那里总有见识不完的新玩意,每次出海回来我都要适应一阵才能习惯。”
  年轻的船手与虞锵年纪相当,有是个开朗的少年, 一来二去两人也聊的不错。
  他听说过虞锵的身世,对他倒也没什么特别的看法, 只说宁先生讲过虞正乣、虞正耒两兄弟都是力抗胡人而战死沙场的名将, 值得后人尊敬。
  就这一句话,虞锵的眼圈瞬间红了, 眼泪止不住地涌出,还未加冠的少年哭得像个娃娃。
  虞家被左谷蠡王灭族, 他虽然侥幸逃脱, 但一路走来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为了活命,再累再卑微的活计都做过,可最难心的还是午夜梦回, 想起殒命沙场的各位叔伯兄弟,只因斗政失败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