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日常_大理寺断案日常 第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理寺断案日常 第82节 (第3/3页)

了外地,乆拾光所幸通过特征判断,他们要找的那艘船就是两艘其中一艘。
  这是一艘私船,官家的船不够用时,便会征用民间的船来帮忙运输。
  船老大夫妇俩都在船上,姚征兰一问,两人便都想了起来。
  “我记得那女子。当时我们运粮去北边,返程时停靠在延州境内的延水县码头时,那女子不知怎么就摸上了船,躲在装粮的木桶里,被我婆娘发现。那女子称她乃大户人家妾室,刚生下一子,主母要留子去母将她投井,她好不容易跑出来的,求我们夫妻救她一命。我婆娘心善,就带她上路了。因她没有身份文牒,到了都城也进不了城,我们就在前头的清水县码头让她下了船,还给了她一些铜钱和衣物。”船老大道。
  姚征兰与李逾互视一眼,这下全对上了。
  回到大理寺,姚征兰找出舆图铺在桌上,找到延水县后,惊奇地发现,这个延水县竟然离兵器被劫的会燕山很近。
  她将这一发现告诉顾璟,问道:“顾大人,你看,这两桩案子,有没有可能是同一拨人做下的?”
  顾璟蹙眉,道:“从眼下现有的线索来看,很难将这两个案子串联到一块儿。毕竟,这个延水县离真定府并不近,很难解释如果元凶就在延州的话,他为何要去真定府掳人。”
  “如果不苦是真定府人,一切便都解释得通了。毕竟人们都相信,一个地域的女子,有一个地域女子的特征,这个特征是区别于其它地方的。比如说,真定府的女子,拥有和不苦师太一样的乡音。”李逾道。
  “有道理。说起这个真定府,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我拿范氏的银锁给廉默看过,他说那是他父亲做的,他父亲就是真定府人,一辈子都在真定府做银匠,所以我推测这个范氏应当也是真定府人。范氏这个女子从明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值得被掳的理由,唯一的可能是,用她去要挟她的亲生父母。顾大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查到如今在职的籍贯是真定府的官员有哪些?”姚征兰问顾璟。
  顾璟颔首:“官员的官甲一般都收藏在甲库之中,我们大理寺因办案所需可以去甲库查阅资料,不过需得拿到刘大人的手令。”
  第101章 ·
  转眼便到了梁国公四十二岁寿辰这天。
  虽然顾璟说不是整寿不会办, 但姚征兰看着来的人还是挺多的。
  为恐碰到她哥哥的熟人,她刚到梁国公府便被李逾带到了后面他住的院中。
  “姚兄,此处清静, 绝不会有人来打扰。待会儿用饭时你跟着我出去敬一杯酒就行了, 到时候我们还是回这院中来吃。”李逾道。
  姚征兰跟着他一路走来,七拐八绕的早就转晕了。梁国公府占地之, 实非寻常的伯府侯府可比。
  “这样不妥吧?”她道。
  “有什么不妥的, 我们是晚辈,没那么重要,前头有顾璟应付着就行了, 没事的。”李逾带着她在院中枇杷树下的小桌旁坐下,从怀中摸出一只瓷盒递给她。
  姚征兰懵然接过, 问道:“这是何物?”
  “抹脸的膏子, 眼瞧着寒风四起, 你这脸都快冻皴了。你该不会以为我们男子都是不擦润脸膏子的吧?”李逾取笑道。
  姚征兰脸微微一红,道:“以往不曾关注过这些。多谢郡王。”
  “待姑父寿辰一过, 顶多再过个一两天,我们也该启程去延州了。你行李都收拾好了么?”李逾问。
  “差不多了。”姚征兰道,“我没想到年关将近,顾人和郡王也能说服长辈放你们出京办案。”
  “我是还好,主要是顾璟,也亏他想得出来。”李逾道。
  姚征兰不解:“想得出来什么?”
  李逾偏又不说:“没什么。来,喝点茶暖暖身子。冷不冷?要不要跟我去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