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节 (第2/2页)
已经把日子送来了,乃七月八日,礼部正忙得人仰马翻。 胤禛这意思显然还未同礼部说过册封太子的事情,不然这仪式定然还要再度更改。 清朝除开康熙帝外,并没有设立太子的前情,而胤礽的结果也不是如何好。康熙帝为了朝政的安稳,甚至到了最后关头都没有见他这个曾最宠爱的儿子一面。 胤禛遵从康熙的意思,也只是派了人去咸安宫告知此事。 设东宫是一件需要赌博的事情,胤禛似是不在乎之前的惨痛教训。 “爷尚未同他们通过气,这会惹来不小的风波。”温凉抿唇。 在朝臣看来,此时设立太子,难免为时过早了。 胤禛挑眉,低沉着道,“弘晖既是我唯一的嫡子,他为太子,有何不妥?” 温凉微顿。 胤禛紧了紧握住温凉的手,他欲立太子,并非全然为了弘晖,也是为了温凉。 温凉抿紧唇角,眉心拧了个小疙瘩,“爷不必如此。” 胤禛摇头,慢悠悠地言道,“没有什么是该不该,只有想不想做罢了。” 胤禛带着温凉出了殿堂,苏培盛早就准备好了辇御,胤禛同温凉僵持了片刻,温凉终究还是登上辇御,胤禛紧随其后进来。 温凉不经意地往外看了眼,望见了正一脸沉寂守在乾清宫外的梁九功。 “某听说,梁公公自请去守皇陵?”温凉道。 胤禛握着温凉的手,闻言点头,“他的确如此请求。”而胤禛也应允了。 这对梁九功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新皇身边总有习惯得用的内侍,梁九功并没有任何竞争的可能。苏培盛可不会让出分毫,胤禛也不可能完全信任他。 辇御在辇道上缓缓行驶,前后跟随着的御前侍卫皆一脸肃穆,持着红缨长槍护着嗣皇帝安全。 斑驳光晕洒在宫道上,随着道路两侧树枝摇曳而跃动,那不规则的美丽时时刻刻变幻着,随同着清风落入视野中。 青翠色彩是清宫中随处可见的颜色,也是清宫中最为朴素典雅的基调。 大红宫墙伴着炫目彩画,其上飞檐走兽染着黄绿色琉璃瓦顶,相得益彰的色调构成宫廷中隐秘而自然的美丽。 温凉反握住胤禛的手指,刚才一路上,胤禛的手指一直在摩挲着温凉的指腹。 那仅仅是胤禛的下意识动作,亲近而不狎昵。 “爷这般不好。” 温凉认真地说道。 康熙帝重视亲近温凉,并不会惹来麻烦,可胤禛不同。他本便因为这些年不曾婚娶而引人注目,若非温凉使力,眼下早便流言满天飞。前头又不是没有先例,胤礽便是其中之一。 胤禛再这般肆无忌惮地显露对温凉的亲昵,不多时便会引来朝臣的瞩目。 没有谁是傻瓜。 胤禛淡定言道,“温凉不必担心。” 他任由着温凉握紧他的手掌,淡漠言道,“他们总会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 温凉微挑眉,为着胤禛强烈的自信,不多时后,又安静地垂眉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掌。罢了,这倒也没什么关系。 等旁人察觉到此事,且不知又是过了多久。 温凉不曾注意到,他正在无意识地纵容着胤禛。 胤禛注意到了,他笑意更深,悄悄地在温凉抿紧的嘴角落下一吻。 甜滋滋的味道,那是温凉在劝胤禛用膳时一同喝下的红枣小米粥。 …… 胤禛欲立弘晖为太子的事情果真引发了朝堂议论,大部分朝臣皆以为有些不妥。然胤禛决意如此,抗拒的力量也不是很大。 早前便有先例,也不是那么难以推行。最为他们震惊的莫过于胤禛紧接而来的旨意。 授温凉中和殿大学士。 这才是让朝臣竭力反对的一件事情。 清朝秉承着明朝的传统,依旧有着内阁,哪怕有着南书房等分散权利,然有清一代所有正统诏书都经由内阁之手所传递,大学士依旧是无实际名号的相国。 四殿两阁大学士中,以中和殿为尊,其次乃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 如今朝廷中,唯有温达、萧永藻等两位文华殿大学士,并王掞、李光地等两位武英殿大学士,共四位大学士。 自清以来,授予中和殿大学士的只有四人,康熙二十年图海死后,便再无人能获得这般殊荣。 温凉的能耐,朝臣们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康熙帝也不可能宠爱个无能之辈。他们也认可温凉是个能人。 可这不足以是温凉成为大学士的资历,更别说还是中和殿大学士! 可即便朝臣不愿,胤禛态度强硬,两日后,六部内阁等同胤禛妥协,温凉任保和殿大学士。 虽这也是他们不太能接受的,可对比起中和殿这个特殊的位置,他们也只得生受了。 养心殿。 温凉直到尘埃落定才猜测到胤禛的心思,望着刚从朝堂回来的胤禛道,“爷从一开始打算的便只是保和殿大学士。” 他的语气虽轻,笃定意味甚浓。 胤禛道,“果真什么都瞒不住先生。”他的视线描绘着温凉的眉眼,温和言道,“我想先生参与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