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课风波 (第2/3页)
院、物理学院,其他学院……比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的学生们大概很少接触量子力学的相关概念。所以,哪怕林知夏只是在介绍简单的名词定义,也会吓退一部分害怕挂科的年轻人。 林知夏稳住心神,继续上课。 她刻意放慢节奏,还穿插了两个笑话,有意调节课堂气氛。 教室里终于响起轻松的笑声。 大一年级的一位旁听生双手托脸,目不转睛地望着林知夏,瞳仁闪闪发亮,林知夏就觉得自己的讲课方式应该也有几分可取之处。 * 下课后,林知夏掏出手机,刚想给江逾白打电话,又记起他这几天很忙,或许没空和她聊天。她就把手机放回了背包。 “交叉学院之神”拦下了她的去路。 她回过头,开口问:“你是不是叫崔一明?你好。” 崔一明双眉微抬:“老师认识我?” 林知夏认识交叉学院的所有学生。她看过学生们的集体照,照片的背面对应着每一个人的名字,通过这种方式,她就记住了他们的长相和姓名。 她没有回答崔一明的问题,只反问他:“你有做科研的想法吗?” 崔一明笑了笑。他说,大二那年,本科生导师曾经指导过他,他发了一篇二区sci的期刊论文,去年暑假还在德国马普所做了暑研。他想问问林知夏最擅长的理论研究方向。 林知夏和他边走边谈。 他紧跟她的脚步,随她一同去了实验室。 他的室友们都在走廊上驻足。 众人望着林知夏和崔一明的背影,神情都不由自主地微妙起来。 * 前沿量子实验室里,只有方怡雯和詹锐两个人。 操作间的采光充足,方怡雯穿着一身白衣服,低头奋笔疾书。她推公式的手速很快,神情极为专注。 而詹锐站在一块白板之前,手里握着一支马克笔,正在整理“distribution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分布强化学习)”的论文思路。 起初,詹锐刚拿到这篇论文,乍一眼看到题目,还以为它和“distribu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分布式强化学习)”有关系。原来是他想错了,这两种算法实则大相径庭,前者的实现过程更新颖。 最有趣的是,提出“distribution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算法的作者在论文中承认,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这种新方法在游戏应用的表现会优于传统方法。 詹锐陷入思考。 这时,他听见了脚步声。 他扭头瞧见了林知夏和崔一明。 林知夏把崔一明介绍给他,又问:“徐凌波呢?他今天没来实验室吗?” 是的。 徐凌波没来。 此时,徐凌波正躺在寝室的单人床上。他一边玩着手机,一边想着师姐,还顺手定了个闹铃,打算提前去食堂买饭,送去实验室给师姐当午餐。 这时,师姐竟然打给他一个电话。 徐凌波立马按下接听键,就听师姐说:“林老师喊你来实验楼,组里来了个男生,要跟林知夏做课题,我们要开一个临时组会。你快来吧。” 临时组会? 这是什么东西? 徐凌波慌不择路地跳下床,裤子还没穿好,便开始寻求外援:“强哥,喂,强哥,我导师要开临时组会,有学弟进组了,我咋办啊你说?” 徐凌波口中喊的那位“强哥”,正是徐凌波的硕士室友。 强哥的心理素质很强。 他正在读一本书。他翻过纸页,面不改色:“咋办?用我教你的研究生组会摸鱼大法。” “没问题吧?”徐凌波心里没底。 强哥转身,看着他,指了指他的裤子,示意他先把衣服穿好。 他却误解了强哥的意思,恍然大悟道:“强哥,你是不是想说,我应该放轻松,活在裆下……活在当下?” 强哥稳如一条老狗:“波弟,你导师今早上